-
“进博会”繁荣的背后,是中国经济的“爆发性变化”
从出口导向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向创新驱动和需求拉动型经济转换。可以说这是我们改革开放几十年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知识和智慧密集型产业过渡的最好的征兆。过了这一关,不是说中国的工业化就完成了,是中国的现代化某种意义上就调转船头了——我们从转型经济走向了发达经济。[全文]
-
数字经济时代,中国的GDP被低估了吗?
GDP如果变成5%,大家都说要崩溃了,但是现实中的日子过得更好,你躺在家里面把饭就吃了,你过去三五天就要逛了一下银行,你现在一年都去不了一次银行了——对于GDP的这一改革要赶紧,不仅是研究上,更是操作意义上,因为现在的问题已经非常现实。[全文]
-
俄罗斯很渴望向中国学习,特别是在科技领域
俄罗斯的欧亚问题研究专家在讨论问题时有清晰的地缘区位和世界政治格局的总体观点,我们参加了俄罗斯“工信部”组织的互联网信息高速公路峰会,会上俄罗斯的团队是成建制的,与我们讨论的问题也是系统性的。这种现象只能在美国、中国和俄罗斯才能看见,在日本、德国都很难看到。[全文]
-
滴滴顺风车会在一年后回归吗?
如果乘客反映的问题不予校正,三次出现类似情况,督导员就向督察使反映。督察使可直接穿过办公室科层,走到(网约车平台)对门的运营部门说,你(顺风车)已经连续出现这个问题,给你警告一次。两次黄牌,三次红牌罚下。[全文]
-
董明珠虽然赢了,但她和雷军面临同样的困局
对中国这种制造业占世界35%以上份额的国家,发展大的系统集成变得更为重要,而不是成天骂“虚拟经济”,这样很有可能把发展实体经济需要的系统集成也给带上了。未来的发展不是哪种经济发展得越快越好,而是配套和整合的配比关系理想与否。[全文]
-
我当年都不敢打车,现在有些年轻人很愿意消费
现在看来GDP在今年的某个季度或者某个月有可能会跌破6,中央政府在2003年以后少有地用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双组合来促进经济的增长。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很好,处于中高速增长期,只要货币财政政策到位,今年第四季度恢复或者超过6.6是一个显示的可能性[全文]
-
6.6%是“增速下行”还是“经济下滑”?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裂变的断点时期,速度指标下降,但因动力机制的转化,产业结构将快速裂变,是经济质量变化的高速期。国外唱衰中国的媒体质疑不在中国经济增长的五线谱上,我们用不着随着这些观点起舞。[全文]
-
“小黄车”告急:伟大的试验 悲剧的结局
共享单车是第五代互联网电商运营平台所孕育的,它是“伟大的技术革命带来的公共品服务的试验”,可惜它的出现早了3-7年,加之企业、政府、消费者三方都错误的定位了共享单车的这一属性,没有好好珍惜,导致了“悲剧式的结局”。[全文]
-
5G大战将起,中国互联网产业却迎来“寒冬”?
互联网产业经历了五代运营平台,凡是主动向着下一代进化的,都生存了下来,而且过得很好。所谓“寒冬”,是整个行业调整、换代、涌现出新形式的开始。很快就会出现更高业态的公司,如同五年前的阿里、百度、腾讯,站在互联网经济的山巅之上,风光无限。[全文]
-
一个崭新的中国经济正孕育而生
中国经济结构回应宏观调整和技术进步而出现快变向好的局面,随着结构调整后的经济发力,随着新技术进步带来的新企业和新产业稳健成长,一个崭新的中国经济体将会屹立在世界面前。中国的复兴梦正在走出中等收入最后阶段的结构变迁高速期,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全文]
-
公益是国企的首要责任吗
国有企业的国家基础管理目标有二:一是维持自然垄断行业资源的最优配置;二是保证垄断收益的期望报酬与国民经济体系中其他板块大体持平。不应该将垄断企业的效益原则——资源最佳配置和公平原则对立起来。有时候,过分强调企业的社会捐赠和公益服务,而忽略垄断资源配置的失效,是舍本求末。[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