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为弹劾特朗普,民主党有多黑?
佩洛西即使有218票以上,也是苍白无力的,因为佩洛西在今年早些时候多次声称,弹劾必须是两党一致的行动,需要有共和党人跨党派投票支持弹劾。佩洛西现在更该自求多福,如果弹劾提案未通过,她可能面临被轰下台的结局。[全文]
-
美军常爆丑闻,为何仍受美国民众支持?
在今后的对华问题,尤其是台海、南海问题上,军工集团很可能成为反华急先锋,甚至主动寻求擦枪走火。在美国社会上,军工复合体不但会得益于目前的反华情绪,而且很可能成为日后煽动排华潮的幕后推手之一。[全文]
-
我们应当期待中国成功
美中冲突的最重要源头是技术。今天,中国是真正的超级大国。今天,对那种将会影响到世界每一个地区的关系而言,是存在一种冷战架构。今天,美国确实有兴趣看到中国失败,因为中国的技术发展对全球安全和繁荣所依托的那种价值观构成了根本性挑战。[全文]
-
美国金融理论的“有效”性,只在航母作战范围内
美国金融之所以会这么强大,并不是因为它的金融理论有多先进,而是美国军事强权和金融强权互相配合默契有多么巧妙。我金融能打得赢时,我就剪全世界的羊毛,转嫁美国的经济危机;打输时,我就在竞争者附近发动局部战争,消灭或排除竞争对手。[全文]
-
为增强凝聚力,北约秘书长拿中国转移矛盾
北约70周年纪念日之际,马克龙的举动带着复兴戴高乐主义、追求独立于美国的欧洲梦的味道,他似乎也开始采取特朗普式的“颠覆”手段,希望通过“强硬”对话来撼动合作伙伴。但就现实而言,欧洲内部短时间内无法摆脱美国保护的依赖。[全文]
-
弹劾特朗普,不成功能成啥?
在技术实务层面真要实现对特朗普的弹劾是非常高难度的,但弹劾案的有趣之处在其牵动着美国公众意见的走向,并因此可能进一步影响2020年总统大选的最终结果。这一点,才应是我们观察弹劾案的重要切入。[全文]
-
民主党现有候选人太弱,金主爸爸只能自己上
他觉得没有任何一个现有的候选人能够在2020年大选中击败特朗普总统,入主白宫。而且,这些候选人不断左倾,将会让很多中间派民主党人无所适从。[全文]
-
蓬佩奥用自己的言行,解释了中国何以成功
一如蓬佩奥自己所说的,“中情局撒谎、欺骗和盗窃”,换言之,罔顾事实胡说八道,提供错误消息欺上瞒下,以及偷盗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是这位国务卿目前具备的主要技能,当然,还有下限的投机,拍马和见风使舵。[全文]
-
弹劾特朗普,“中概股”或迎来寒冬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弹劾特朗普这一重大政治事件,对于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来说,在未来的一年内,都意味着动荡不稳与整体利空的大环境。[全文]
-
中西辩论:中国真能和平崛起吗?
当年日本侵华,成为中国整个国家的屈辱,中国势必想成为亚洲最强大的国家,这不是因为中国特别好战或有侵略性,而是因为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生存的最好方式就是在地区称霸。[全文]
-
中国人可以卖衣服鞋子,就是不能卖华为、高科技
问题在于,当你想把高新技术卖给我时,当华为想在我的房子里架设网络时,当把华为的手机和聊天机器人放在我的卧室里时,当它想要更深入(介入我的生活),就需要更多的信任。[全文]
-
美国能赢第一次,就能赢第二次?我只回应一个字
30年前,我们专注于用诿过游戏把能源问题推给日本,现在我们又对中国做同样的事情。为什么我们需要让别人对我们本来能更有效应对的问题负责?[全文]
-
美国漫长的“相对衰落”会给世界带来什么?
美国面临着一场关乎其存亡的危机。它越来越缺乏安全感,不断地问“我们是谁?”“我们是什么?”美国回归单边主义,不但反对所有主要多边主义机构,也反对其他民族国家。因为在美国看来,所有民族国家都吸饱了美国的血,美国现在必须不遗余力地捞回丢失的优势,并寻求补偿。[全文]
-
美国活在过去、中国活在未来,岛内民众还看不懂?
鄙视移民并拒收难民的特朗普大谈人权毫无说服力,从宗教自由角度拐弯抹角地切入或许贴合其形象,但怎么看都不协调。在宗教自由会议隔天,“特朗普教义”将贸易与香港、宗教挂勾,企图以话语权威逼中国就范,但这只是再次凸显特朗普的虚张声势。而所有嘴炮不过是挽救选情颓势,出口转内销。[全文]
-
中美未来和解需要什么条件?
1972年到2016年,中美关系的稳定基于两个假定:一,中美关系非常不平等,美国远远超过中国,且能继续保持这种优势。二,假定中国注定能成为一个西方模式的国家。但这两种假定都被证明是错误的。美国必须承认,中国在各方面都是美国的平等合作伙伴。这将为两国间新的合作形式铺路。[全文]
-
在背后搞乱香港的那批人,恰恰是特朗普最想开掉的人
美国操纵外国政治,最主要的工具就是中央情报局。我对中央情报局的评价很简单:中央情报局的技术是一流的,他们如果要谋杀、搞动乱,技术层面很专业,但是中央情报局的战术是二流的,最差的是它的战略,三流。[全文]
-
新型“敌友”关系,是能描述目前中美关系最好的用词
美国现在对中国的态度非常偏右。那些民主党里想要取代特朗普的候选人也都是如此,甚至在对华政策上比特朗普还要强硬,他们认为特朗普会跟中国达成的贸易协议只对特朗普有益,但对美国无益。这不光让中国人,甚至可以说让所有人都很困惑。[全文]
-
一周军评:博尔顿哪能带走美国“冷战思维”?
尽管博尔顿在就职之后,特朗普的许多决策都有着浓厚的“博尔顿印记”,但如果将这些全都归功于博尔顿,显然忽视了特朗普我行我素的一面:在具体的操作上,获取历史地位、出风头、连任总统以及修建边境墙等一些看起来可能荒诞不羁的原则随时可能会压倒前者,成为特朗普决策中的首要因素。[全文]
-
博尔顿走了,对美强硬的欧盟来了?
无论中美谈判结果如何,特朗普都将要同时面对另一个谈判对手——欧盟。很明显,欧盟不想继续唯美国马首是瞻了,它必须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我们也许应该思考,欧盟能够对美国强硬的话,那么对中国是否也会采取同一策略呢?[全文]
-
博尔顿:被特朗普终结的“条约终结者”
博尔顿是美国政坛著名的“鹰派”人物,在伊核、阿富汗、退出中导条约等问题上均表现出强硬姿态。他曾多次公开表示无条件支持特朗普的外交和国安理念,特朗普也曾经说过:这就是我想要的人。[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白宫火速回应弹劾:美国史上最可耻政治事件之一
-
美众议院通过表决,弹劾特朗普
-
弹劾前夜,全美举行600多场反特朗普游行
-
特朗普拒绝承认亚美尼亚种族灭绝
-
弹劾前夜,他写了封怒气冲天的6页长信
-
“宇宙网红”特朗普年度名场面来了
-
中美第一阶段协议,应看懂这些“第一次”
-
特朗普盟友:弹劾法案会在参院迅速“死亡”,明年1月中旬结束
-
1天123条,“推特之王”又破纪录
-
美众院司法委员会通过特朗普弹劾条款,下周全院投票
-
没选上《时代》年度人物,特朗普团队就PS一个
-
特朗普“官宣”大消息,人民币飙涨美股再创新高
-
年度人物出炉后 新一轮隔空互讽来了
-
特朗普变身“灭霸”干掉民主党?翻车了
-
特朗普想用36亿军费建墙,得州法官叫停
-
刚宣布弹劾条款,民主党就送特朗普一次“胜利”
-
2项罪名!特朗普弹劾条款公布
-
为环保,英国开始流行“不冲厕所”
-
朝方回击特朗普:朝鲜再也没什么可失去的
-
朝鲜进行“重大试验”后,金正恩参观滑雪场
-
-
· 特朗普 ·
-
“难以翻越”的墙,又被轻松翻过…
-
怒捅“特朗普宝宝”,美国男子被控重罪
-
《纽时》想黑特朗普,不料翻车了
-
万圣节前夕,特朗普夫妇在白宫发糖
-
特朗普一句话就把美国一州“割让”了
-
白宫“内鬼”要出书了,依旧匿名
· “内鬼”是他? -
造势集会上,特朗普声情并茂发起嘲讽
-
白宫泄密者从天而降?记者们狂追…
-
奥巴马说“当总统别看电视、别玩社交媒体”,台下笑了
-
这些旧中国债券“值1万亿美元”,美方曾研究用于贸易战
-
“明年G7来我度假村吧,我不是想赚钱”
-
美国画家新作称赞特朗普,却遭网友恶搞
-
天降5米高巨手,新西兰人吓坏了…
-
抗议者被撵,特朗普:他太胖了,回家锻炼去
-
“白宫空调忽冷忽热 都怪奥巴马!”
-
“英国”写成“金士顿”,伊万卡被批“拼写是爸爸教的”
-
“肾脏在心脏里”?
-
说了这话后,她称自己才是“骨子里的美国人”
-
向特朗普“敬酒”,普京举起保温杯
-
白宫发言人辞职后,他俩"毛遂自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