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那些为美国“国家恐怖主义”叫好的人,违反了基本人类道德
谋杀事件之后,网上有一批人渲染美国的能力,说美国的情报多么精准,定位多么精准,暗杀场景多么血腥,说伊朗是“最坏的国家,应该消灭”。这就彻底没有是非了,这种突出血腥性不就是ISIS的一贯作风吗?渲染这种观点的人在逻辑上自认美国和恐怖分子ISIS是一样的。[全文]
-
美伊战争即将打响?恐怕不是大家想的那样
在伊朗的每一个小时,我都用小本子记下观察到的细节,各种关联式也在脑海中生成:引进西方文化≠向往西方体制,对政府表达不满≠反对现存体制,反对体制者≠伊朗主流。这些复杂的不等号,美国人似乎并不懂。[全文]
-
美国“定点暗杀”伊朗将领,实际上是无能的表现
定点暗杀不是一个超级大国应该干的事。像以色列这种国家干的话,好像比较正常,因为它比较小,身处众多敌人的包围,用这种手段打一下可以。但美国是个超级大国,不像个领导。[全文]
-
美国空袭巴格达,却使伊朗意外解套
2020新年伊始,特朗普便迫不及待要展现自己对中东的轻视、傲慢与无知,大手一挥便毁掉过去搞垮伊朗的计划、抹杀将伊拉克打造成亲美国家的努力,除掉一个苏莱曼尼,只能放出更多反美猛兽。因这两次空袭,美国成了在伊拉克最不受欢迎的“部落”,伊朗则暂在代理之战中扳回一城……[全文]
-
捅了伊朗的“马蜂窝”,特朗普的中东棋要怎么走
从特朗普这些年的中东战略来看,收缩、减少投入的策略和奥巴马实际上是一致的。但在局部问题上,包括这次对苏莱曼尼的袭击,特朗普都表现出一种“敢想敢干”的个人风格,痛快淋漓,老大风范摆得很足。但是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要有连续性,现在美国外交政策的麻烦就在这里。[全文]
-
联中俄、访日本、拉印度,伊朗外交打出“组合拳”
近期伊朗在外交场合开阖纵横,频频穿梭于各大国之间。首先伊朗更加注重强化与中俄的联系;其次,伊朗注重利用美国的传统盟友打开僵局; 另外,伊朗还在拉拢“中立方”。面对美国的施压,伊朗的外交“组合拳”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多的活动空间。 [全文]
-
阿曼湾油轮着火,不是擦枪走火,是有人点火
这次事件的挑事者不希望出现如2015年奥巴马任期内那样美伊关系缓和、签订核协议的事情,这就威胁到了他们的地缘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但是,如果美伊直接爆发热战,对他们也没有好处,所以他们要保持伊美之间的适度紧张,不让海湾的温度降下来,我想这个是他们的主要目的。[全文]
-
美国称伊朗用人工方式拆水雷,未免科幻了一点
这次油轮爆炸事情很突然,看起来很刺激但不要做任何过度解读,目前还是要让这件事再飞一会儿。虽然美国话是放了,但他们拿出的证据也不是很确凿,一是画面模糊,二是声称伊朗以人工方式拆除水雷,未必把伊朗想得太科幻了一点,况且美国之前有在证据方面上当或造假的黑历史,这个时候要谨慎。[全文]
-
打伊朗?一把挤掉军事威慑的“水分”
伊朗的石油出口量、石油收入很可能降至史上最低。5月之前,伊朗石油日出口量已经降至约100万桶,未来很可能降至数十万桶。这将是伊朗建国以来的最低点。随着伊朗石油出口下滑,伊朗的进口贸易将面临较大困难,进而其国民生活与社会稳定必会受影响,政权统治也可能受冲击。[全文]
-
美国收紧伊朗制裁,印度没有中国硬气,但…
4月22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代表美国政府宣布,将不再给予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土耳其进口伊朗石油的制裁豁免。印度石油和天然气部表示,它正在与其他国家合作以保障印度的能源供应,实际上对美国的单边政策做出了服从的姿态,但印度政府也不会完全服从这一单边政策。[全文]
-
将革命卫队列为恐怖组织,以色列开心就好?
革命卫队的势力已经深入伊朗社会的方方面面,甚至从经济、政治上牵制着整个伊朗。但美国对革命卫队的制裁效果将十分有限。由于拥有长期被制裁的历史,革命卫队拥有丰富的反制裁经验。走私经济的存在也为革命卫队赢得了更多的生存空间。[全文]
-
在德黑兰亲历“革命40周年”游行
最前面的人不知在地上使劲跺着什么,旁边的人都停下来围观。我凑到前面去,发现地上是一块特朗普的人型泡沫板。现在很多伊朗餐厅或商店的门口地上,都贴着特朗普的照片,供人踩踏。但出尔反尔,显然让伊朗人对特朗普更为憎恨,平面的特朗普已不能令人满足。[全文]
-
顶不住美国制裁时,伊朗国内会变天吗?
当前伊朗的处境非常不妙,国内经济状况不容乐观,货币还在不断贬值。不过未来伊朗的强硬保守派势力应该会上升,有可能取代总统鲁哈尼为代表的温和派。很有可能在下一次总统大选,两派矛盾会进一步加剧。[全文]
-
重创自己强击伊朗,美国真想清楚了?
现在中国从中亚进口石油的管道是通畅的。在实际操作中,中国有可能给美国卖个面子,表面上不再从伊朗进口石油,但通过某些非公开渠道,转道第三方在实际上进口。对于这种做法,美国一方面难以监控,另一方面监控到了又能如何?[全文]
-
打伊朗?特朗普能有什么好处
如果美国与伊朗开打,战争将消磨并有可能毁灭特朗普的总统任期。但美伊战争倒会让新保守主义者振奋起来,可他们从来不是特朗普的拥趸,极度鄙视他。波斯湾热战,会使我们陷入一场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中。谁将为所有这些承担罪责?唐纳德·特朗普。[全文]
-
别看特朗普出拳狠,却对伊朗一点办法都没有
在操作层面,无论美国是要捆住伊朗的手脚,还是想直接颠覆其政权,在实践上都有不少困难。特朗普的极限施压政策用到伊朗头上,不太可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收效。相反,未来一段时间内,美伊关系很可能呈现“封锁不成,改变不了,推翻无望”的僵持态势。[全文]
-
第四极终成迷梦?特朗普打醒了欧洲
欧洲眼下正在走钢丝:一边要应对川普的高压要求,一边要劝说伊朗不要放弃。对此,吕特根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这件事再好不过地说明欧洲在外交上已经无助到了何种地步,因而是时候发展我们自己的安全和外交政策了。”[全文]
-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送给中国一张好牌?
对于伊核问题,国际社会此前对欧盟游说美国抱有幻想。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之后,这些期待正一一破灭。欧洲既无决心、也没有气力去阻止美国重启制裁。美国这一步棋,将加大伊朗对俄罗斯的安全依赖,也送给了中国一张伊朗牌。[全文]
-
曾爆发危机的美国大使馆 现在什么样
展区的后半部分都是美国中情局(CIA)当年留下的老设备,如加密解密、文件传输以及为特工制作假护照身份的机器等等。我旁边的伊朗小两口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原来还有这样的机器!”之类的感叹。[全文]
-
强硬派内贾德,给自己挖了好大的坑
除了在第二个任期与“革命卫队”关系紧张意外,内贾德与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的关系也并不融洽。通过干预内贾德亲家公马沙伊以及伊朗情报部长海达尔·穆斯利希的任命,哈梅内伊等于向世人宣布,自己才是伊朗政局的真正“话事人”。[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美官员:伊朗发射导弹前,伊拉克透露给了美军
-
伊拉克谴责伊朗:拒绝变成冲突各方战场
-
深夜,特朗普发表全国讲话
-
“不会把黑匣子交给波音,或任何美国制造商”
-
伊朗曝光“终极”复仇目标
-
空袭美军前,伊朗给伊拉克发警告
-
伊拉克民兵组织也要出手了
-
伊拉克总理会见中国大使张涛
-
乌方修改坠机事件声明,未排除恐袭
-
英德:谴责伊朗
-
乌客机坠毁伊朗,中方表态
-
伊朗最高领袖发表全国讲话
-
80美军被杀?0伤亡?美伊各执一词
-
驻伊朗使馆提醒中国公民注意安全
-
南航:德黑兰飞乌鲁木齐航班暂未有变动计划
-
伊朗连发两次地震,震中靠近核电站
-
菲律宾宣布从伊拉克撤侨
-
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伊朗对拥核“没兴趣”
-
乌克兰、伊朗均表示:失事原因是引擎故障
-
苏莱曼尼今晨在家乡下葬
-
-
· 伊朗局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