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有机会重来,当然选择中国发展模式”
中国的崛起对非常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讲,是真正帮助它们打开思路,从新自由主义的牢笼解放出来。埃塞俄比亚认真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汲取适合自己的实践策略或制度安排,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它甚至成立了类似发改委的规划机构,推进自己的“五年计划”——“增长与转型计划”。[全文]
-
过去我们常常高估美国的作用,而忽视它对世界的消极影响
我认为我们过去常常高估了美国的作用,而且甚至是忽视美国在全球范围里起的消极作用。其实如果美国的角色消退的话,有一个新的很好的空间,让很多新兴市场国家能够发挥他们积极性,甚至能够带领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很多全球重要议题上有更多建设性的主张。[全文]
-
有人想让中美彻底剥离,但很快发现几乎不可能
在今天这个世界里面,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可以完全自给自足,可以不求、不假他人。事实上都需要跟其它国家、其它地区进行经济的交换,进行合作,互补有无,然后进行专业分工。因为这样的话所有国家经济的福祉可以极大化,这个趋势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全文]
-
历史上有无数超级大国兴起,但中国不一样
在全球范围,经济紧密融合的受益群体还在继续扩大。当务之急是让世界主要经济体协同修正全球化的路径跟游戏规则,来更好地实现包容性增长目标。全球化仍然具备充沛的前进动力与巨大潜力。而中国将可扮演关键角色。 [全文]
-
因为帮助发展中国家,中国被西方称为“修正主义国家”
很多发展中国家不再受到“华盛顿共识”意识形态的束缚。所以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选择范围扩大”的时代。这一点非常重要。并非所有的西方观察家都很欢迎这一转变。因此很多人称中国是一个“修正主义国家”,中国彻底改变了全球公共话语体系。[全文]
-
中国复兴后带给人类的未来,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
中国70年来走的道路,突破了过去各种不同文明曾经创造的历史。如果中国继续保持既有的发展轨迹,那么她必然会进一步影响到人类社会的未来,实际上她已经开始在深刻地影响全球社会,以及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不仅如此,这一作用将来还会更关键,而且她的关键程度甚至会超过历史上美国所起的作用。[全文]
-
特朗普对中国是一剂良药
中美关系曾被美国学者比喻为“连体婴儿”。中国提供了大量价廉物美的制造业产品,让美国人民长期享受低物价、低通胀的好处,使美国的中产阶级和中下阶层能够维持很高的购买力。而它现在宁可割舍这些经济实惠,显然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算盘的问题。[全文]
-
怀念一位两岸共同景仰的大时代智者、仁者与勇者
他最担忧的是两岸关系。他生于大陆,成长于八年抗战,深知以“台湾民族主义”来对抗,可能导致兵戎相见的悲剧。他反复告诫台面上的政治人物,若出于自己的认同错乱或政治计算,而刻意制造台湾两千三百万人与对岸十四亿人之间的疏离、敌意与对立,既不负责任,也极不道德。[全文]
-
AI已经开始动摇“民主政治”
今天的代议制度是什么样的一种信息收集跟转换?我说那叫石器时代的制度,最原始的制度。每4年请你提供最多不到2个比特的二进制数据,凭这点信息,就赋予执政者未来4年制定所有法律的权力。在信息时代我们可以问:凭什么?[全文]
-
美国逐渐退位,才发现中国已经为世界做了这么多事
现有的全球化治理机制,已经跟不上全球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科技变化,无法照顾到广大非西方国家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美国逐渐退位带来了全球治理机制改革的历史契机。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国家是未来二三十年全球治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动力来源。 [全文]
-
离了美国世界秩序就玩不转?不存在
过去其他国家无从选择,因为美国只提供其意识形态认可的公共产品,长期阻挠国际公共产品提供的替代机制出现,更极力防范新兴大国取代她的龙头地位。而美国在联合国机构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内早已失去领导威信。美国的逐步退位,也可能为全球治理机制的改革提供历史良机。[全文]
-
逆全球化潮流下,中国如何担当
过去人家说不可能,天塌下来我们也没这个能力撑起来,但如今是你不撑也不行;中国和大型新兴市场国家也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必须扛起承担全球治理责任的角色。本文为朱云汉教授9月1日的演讲实录,修订后授权观察者网刊发。[全文]
-
种族对立白热化,美国走向新内战
为何一座南方邦联将军雕像,会挑起流血事件?美国自诩民族熔炉,近年族裔冲突却愈演愈烈。另类右翼抬头,更使美国迈向全面分裂的险境。美国《外交政策》杂志3月采访了多位有处理分裂社会爆发内战经验的国安专家,询问他们美国再度爆发内战的几率,居然得到5%至95%不等的答案。[全文]
-
战云密布的朝鲜半岛
伊拉克几乎没有任何让美国头痛的军事报复能力,连以色列都伤不到。而朝鲜的军事报复能力,不仅可以让驻韩美军伤亡惨重,让首尔陷入一片火海,它的核子武器射程已经覆盖日本与所有西太平洋美军基地。[全文]
-
中印差距有多大,看看上海与孟买就明白了
孟买的人口规模迟早会超过上海,不过在城市建设上,孟买想要追赶上海,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上海现在已经拥有世界级的基础设施,而孟买的基础设施仍停留在第三世界的水平,还有将近一半的人口居住在贫民窟。[全文]
-
布热津斯基去世,《纽约时报》流露了“真情”
美国自由派媒体对布热津斯基的高度推崇与追思,也反映他们此刻跌落谷底的心境。他们感叹美国恐难再出现这样的战略思想家。在他们眼中,特朗普的行径犹如一个加速家道中落的败家子,即使布热津斯基再世,孤臣也无力回天。[全文]